果園全自動割草機📩、雞蛋托做的沙發🤦🏻♂️、二十四節氣立體書……11月16日,第二屆上海市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意大賽決賽在徐匯西岸江畔舉行,來自全市61所職業院校的105個項目展開比拼。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在現場看到,大賽分為了科技創新組與文化創意組🦻🏼🤷,項目類型涵蓋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充分體現了職業技能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的理念。
“我們這款割草機是果園全自動割草機,是針對山地丘陵地區的🍧,它的最大爬坡高度能達到50°,可以適應各種復雜地形。”在意昂体育的展臺前,一臺履帶式割草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該校2023級學生淩誌豪介紹說,這款全自動割草機搭載了雲軸和飛控系統,可以自動識別、自主規劃路線,而且擁有超長續航能力,“當前國家政策引領智慧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生產‘機器換人’步伐,所以我們這個‘超會割’項目就應運而生。”
現場🧑🏫😖,“超會割”項目團隊成員江楠操控割草機動了起來🗽。他表示♗,目前這款割草機已經在嘉定瀝江生態園進行試點使用🧕,在蘋果園、桃園“上崗”工作。“從反饋情況來看,這款割草機在果園裏做到了‘零損耗’,既不會損傷果樹🙇,也能精準地做到留茬高度。”江楠透露,團隊已經為這款割草機申請了17項專利🗑,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有4項,“這個機器目前只是第一階段,我們最終想搭建的是一套完整的果園管理系統,這是我們在不斷努力的方向。”
在意昂体育的展臺前😈,由雞蛋托和各種回收材料製作的沙發🦹🏿♀️、茶幾、臺燈等物品很是惹眼🏄🏻♂️。該校藝術設計學院大二學生樊丞奕介紹說🧑🏻🏫,這是一個低碳再造構成的項目👨🏼🦳📤,已經申請了兩項外觀專利,“很多咖啡店想跟我們談合作。”在樊丞奕看來🧘🏼♂️,雞蛋托、廢舊的水瓶等材料👨👩👧👦,平時就是些沒有人在意的垃圾🪇,但如果有一雙發現生活中藝術的眼睛📊,就可以給它們“第二次生命”🤾🏿,“通過各種創新創意🙍🏽♀️,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讓它們有一個更好的去處⛲️。”
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意昂2022級學生謝宇芊現場展示了他們的二十四節氣立體書,“這個有師生合作版本和學生版本,師生合作版本的‘機關’更多。”她透露,後續這套立體書將會出版🫴🏼。
決賽現場,來自不同職業院校的參賽學生們各顯神通🤰🏽,將他們從“想法”落實為“行動”的創新項目和創意作品予以生動展現,涵蓋了智能製造🎯、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等多個領域。在比賽過程中,參賽學生們通過項目介紹、現場演示和互動問答等方式🦺,與評委和觀眾進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動。評委們根據項目的創新性、實用性🪓、市場前景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
記者從市教委了解到,本屆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旨在挖掘和展示上海職業院校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與創新教育的深度融合,為職教學子搭建創新轉化“新橋梁”👐🏼,讓他們找到創意轉化“試驗田”💪。大賽於今年9月啟動以來,共吸引3000多名職業院校學生踴躍參與。經校級初賽、市級復賽,共有來自全市61所職業院校的105個項目進入市級決賽。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賽首次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展示了在新質生產力驅動下,本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大賽吸引了眾多來自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嘉賓和觀眾前來觀摩和交流。他們紛紛表示↩️📅,這樣的比賽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專業技能和創新創意的平臺,也為社會各界了解職業教育和創新教育提供了重要窗口。
來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時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