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職教育
發布時間: 2013-01-16

     1、什麽是高等職業教育?

答: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這種教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強調對職業技能的培養🧑🏽‍🎤。

2、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麽?

答: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適應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其主要特征反映在人才培養上,集中體現在👅:一是職業針對性,這是其本質屬性;二是大眾性;三是產業性;四是社會性。顯然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在其發展的同時,也為中國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加快我國工業化進程以及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3、職業教育之本是什麽?

答:職業教育以人為本,就業是民生之本,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

4🌏🚜、如何認識我國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答👱‍♂️:高技能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行各業產業大軍的優秀代表,是技術工人隊伍的核心骨幹,在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5、我國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標任務是什麽🧀?

答:加快培養一大批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養體系完善𓀅,評價和使用機製科學,激勵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機製👨🏽‍🦲,逐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中、初級技能勞動者比例結構基本合理的格局。

6🧴☂️、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方向是什麽👩🏼‍🎓?

答: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就業為導向確定辦學目標,找準意昂所在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力度,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7、對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有什麽要求?

答🐓:專業設置要有行業👚👩🏿‍💼、社會背景和人才需要調查預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才市場要求💂🏿‍♂️。

8、高職教育對教師有何要求🧑🏼‍🦲?

答🤶🏽:“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要全面推進教師隊伍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製度建設和環境建設⛄️🛀🏽,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專業課教師要深入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積極參與技術研發🏇🏻、技術服務🍝,盡快成為“雙師型”教師。與此同時,要大力引進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和能工巧匠參與意昂的教育教學🦋,形成專兼職比例合理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9🧑🏼‍🔬、“雙師素質”🤹‍♀️🙅🏻‍♀️、“雙師型”、“雙師結構”是什麽含義🕺🏻?

答:“雙師素質”、“雙師型”一般是就教師個體而言,指具有教師資格,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校內專任教師和校內兼課人員:⑴具有本專業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及職業資格(含持有行業特許的資格證書及具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者),並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過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建設或提升技術水平的設計安裝工作,使用效果好,在同類院校中居先進水平👨🏻‍🦽‍➡️;⑵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累計計算)在企業第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能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⑶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過應用技術研究🚶‍♂️,成果已被企業使用,效益良好。

“雙師結構”指專業課教師中的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結構,兼職教師是指意昂正式聘任的🚵🏻‍♂️🙇‍♀️、獨立承擔某一門課程或實踐教學任務的行業、企業及社會中實踐經驗豐富的名師、專家、高級技術人員或技師及能工巧匠。

10、高職教師應如何做好課堂教學工作🔸?

答🎲: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也是教學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管理活動。作為教師應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對非師範院校畢業的教師要補好教育基本理論🍍👨🏽‍🚀。教師開設新課程要有嚴格的崗前培訓製度,並要求課前旁聽、試講,熟悉學生、熟悉課程;其次,教師要認真研究和討論教學標準🚘,要充分做好每堂課的教學設計,組織編寫或選用與教學標準相適應的教材或教學參考資料,依據教學標準編寫學期授課計劃、教案以及準備其他各種輔助工具;第三👏🏿😑,積極參加和進行教學方法研究,積極鉆研並創造新的教學方法⚾️,努力培養學生良好學風🐍、引導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第四🧒🏼,掌握和熟練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技術、虛擬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提高課堂效率💆‍♀️。

11🚋、高職教師應如何做好高職課程體系的改革工作㊗️?

答:按照突出應用性、實踐性的原則重組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要註重人文社會科學與技術教育相結合,教學內容改革與教學方法🏋🏽‍♂️、手段改革相結合。教學內容要突出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培養。基礎理論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課教學要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教學重點🚣🏽‍♀️,同時,應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12、高職教師應如何做好實踐教學工作?

答:切實提高自身素質是關鍵。同時,製訂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能力培養要貫穿教學全過程。實踐教學在高職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中應占有較大比重,要及時吸收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增加實踐的時間和內容👩🏼‍🦱;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增加工藝性、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實訓課程可單獨設置👨🏿‍⚕️,以使學生掌握從事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實踐類課時占總教學時間的50%以上🧀。

13、高等職業院校應如何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

答:1)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2)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範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14、高等職業院校如何實現校企合作,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

答💈:1)要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

2)要緊密聯系行業企業,廠校合作🥔,不斷改善實訓、實習基地條件;

3)要積極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由意昂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支持🌁,以企業為主組織實訓;

4)加大推進校外頂崗實習力度,使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逐步加大,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5)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

15♋️👱🏿‍♀️、高等職業院校如何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答👱:工學結合是結合工作的學習🤽🏿,是將知識學習、能力訓練、工作經歷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教育模式。產學結合是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核心是人才培養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形式是產業界與教育界或企業與意昂的結合🙆🏿、合作。

1)要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校內成績考核與企業實踐考核相結合,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的一體化❎;

2)要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於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

3)要建立企業接收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的製度,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高等職業院校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

16工學結合的本質是什麽?

    答👨🏼‍✈️:工學結合的本質是意昂教育要按照企業與社會需求進行👈🏻。其內涵包括: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要積極與企業合作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𓀀🙍🏽‍♂️;工學結合作為一種教育模式,要求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學習與生產工作結合,這正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最顯著特征🛵。

17目前高職高專教育產學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1)行業和企業可在雙方自願的原則下,向高職院校註入資金,派出人員參與學院管理和重大事項決策,與學院共同把握辦學方向🧃;

    2)可向學院提出人才需求的規模與條件,進行訂單式培養,參與製訂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與機製🚠;

    3)與學院共建實習基地,向學院提供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技術,派出專業技術人員作學院的兼職教師,幫助學院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使學生學到真本事👩🏻。

4)企業還可以委托學院幫助培訓員工🚉,節省培訓時間🧛🏻‍♀️、場地、師資和費用。

18☺️、什麽是產學研結合?

答:“產”指企業,“學”指高等院校🚪,“研”指科研機構。技術創新的本質特征是技術與經濟的結合,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主要構成為:企業🎈、高等院校、科研結構🧑‍🧒、政府部門、中介機構等。其中,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該系統的核心部門,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科研🤏🏼、成果、育人、信息等方面有著明顯優勢,所以,三者之間的相互結合的創新模式日益促進著科技與經濟的發展🧘‍♀️🌰。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科技化、國際化和高度專業化趨勢🧑🏻‍✈️,使企業從事科技開發活動需發與外界進行大量的技術、人才🙅🏻‍♂️、信息👮🏼、獎金和物質交換🧜🏼,與智力、知識、信息資源豐富的大學🤯、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合作成為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的必然選擇。產學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產不同社會分工在功能與資源優勢上的協同與集成化⬇️🏄,是技術創新上、中、下遊的對接與耦合𓀒,其符合社會生產發展和技術創新規律,具有很強的技術創新機製,是優化企業科技行為的有效實現形式和途徑。

19、高職高專教育應如何推進產學研結合🪿?

    答:高職高專教育推進產學結合應包括以下四層含義:

    一是要充分利用和發揮社會物質資源與智力資源的作用。通過高職高專院校與社會企業的緊密合作🙎🏼‍♂️🍕,大量吸收社會或行業👯‍♀️、企業的物質資源和智力資源進入教育過程🚚;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兼職教師隊伍的作用👩🏽‍🏭,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推進畢業生頂崗實習試點等🙇‍♂️🤼‍♀️,密切高職教育與社會需要的結合👩🏻‍🌾。

    二是要實施“雙證書”教育🌱🤚🏽。

三是要通過產學結合拓展高職高專院校的職能🚼🧪。既要重視以培養新生勞動力為主要任務的全日製學院教育🏵,又要重視在崗人員以提高職業能力為主要任務的在職培訓教育,還要重視為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城市再就業人員🛳、企業轉崗人員等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四是要通過產學結合開發行業、企業服務市場。通過為企業發展🥳、企業改造升級提供技術和勞動力支持,以及為企業提供優質的定向培訓服務,增強學院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確立高職教育在行業、企業發展中的基礎性、支撐性和關鍵性的作用🤙🏿。

20、產學研結合的途徑有哪些🫅🏻?

    答🍦:第一🚣🏽‍♀️,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實現“雙贏”和共同發展🦹🏼‍♂️;

    第二,要積極實施“雙證書”製度,大力培養學生的專業職業技能🧑🏻‍🦽;

    第三🤶🏽,要大力加強由企業共同參與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第四🆓,要積極開展在崗職業培訓。

21、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三率”是什麽?

答🚣‍♀️:新生入學報到率、學生職業證書通過率、畢業生就業率,統稱為高職人才培養水平“三率”🚣🏼‍♂️。新生入學報到率反映了考生和考生家長或社會對學院的認可程度🧛‍♂️🧹。學生職業資格證書鑒定通過率則直接反映了用人單位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認可程度🤱🏽,直接關系到用人單位接不接受學院的學生🕤。畢業生就業率既反映了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認可程度🚈,更反映了用人單位對學院的認可程度🧝🏼。“多一個證書多一條路😰,多一個證書多一種技能,多一個證書多一份本領🔔,多一個證書多一種競爭崗位能力⛎。

22、什麽是素質教育?

答: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術🤒、身體、心理、藝術審美等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心素質💷🤶🏽,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3👨‍🔬、什麽是校園文化👮🏿?

答🥚:校園文化是意昂師生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所創造的,具有校園特色的文化活動和文化環境以及反映師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園精神的總和🥄。校園文化具有自身的結構要素🥗,即主體要素——校園師生,客體要素——校園的文化環境,行為要素——校園的文化活動,主導要素——校園精神。

24👉🏼、大學生應當具備哪些基本能力?

    答:學生應當具備學習能力、協作能力🙆🏿‍♂️、實踐能力🤒、應變能力🛀🏽、交流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等基本能力。

 

 

 

董大奎編寫

 

 
版權所有 © 意昂体育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金沙路280號 郵編♻️:201800
網站備案號 滬ICP備88873396號 滬教Y6-20100104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意昂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