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方案》的指標體系由主要評估指標、關鍵評估要素及說明、建議重點考察內容組成💂,其有何特點👩🏽💼⛹️♀️?
答🤹🏿:運用新《方案》進行現場考察時,先主要從“狀態數據采集平臺”所提供的原始、真實、即時、完整的信息,對院校的成績與可能存在的問題作出初步判斷,然後🤰🏼,主要通過深度訪談的方法❤️,借助於關鍵評估要素及說明給出的提示🧣,和意昂的領導🤽🏿♂️、師生員工✩、行企業人員一起探究原因、謀劃對策。因此🎖,新《方案》對各“主要評估指標”的評價依據是“果”所反映的事實和對“因”的分析。顯然,主要評估指標、關鍵評估要素及說明🤹🏻、建議重點考察內容之間不是逐層分解的關系🌐。
2👩👧👧、意昂事業發展規劃應符合區域經濟發展規劃,而屬行業的高等職業院校是否要強調符合行業經濟發展規劃?
答:教高[2006]16號文件指出:“針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色”,“高等職業院校要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意昂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建立以重點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輻射服務面向的區域🧙🏼♀️🏌🏻、行業🍚、企業和農村,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區域經濟發展與行業經濟發展二者並不矛盾,因此,行業性的高職院校的事業發展規劃應同時符合區域經濟發展規劃與行業經濟發展規劃👨❤️👨🤷🏽♂️。
3🧖🏿、在校生結構與意昂辦學目標及定位的關系是什麽?
答:對於所有高等職業院校來說🩸,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辦學目標與辦學定位,即為什麽辦高職、辦什麽樣的高職、怎樣辦好高職的問題。高等職業教育與本科教育、中專教育在人才培養規格🫃、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建設、課程體系設置👩🏻🦽、師資隊伍要求、實驗實訓條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選用🤵🏿、社會服務功能等方面均有很大區別。如果一所高職院校的學生結構過雜,勢必使意昂的辦學目標、辦學定位發生偏離或混淆🙌,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和意昂的內涵建設,難以形成高等職業教育應有的特點😁。
指標體系1.2的“說明”中提出:“全日製普通高職辦學規模適宜🧑🏿、穩定🙆🏼;短期培訓種類🦸🏼、規模逐步增加”,主要是強調高職院校要集中精力辦好專科層次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擴大培訓的種類、規模🧝♀️,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說明”中的“全日製中職🚁、‘三校生’單招、五年一貫製🤟🏼、‘3+2’招生、專升本學生🤹🏼、成人高職學歷教育學生規模逐漸減少🍈,比例未超過國家規定的上限要求”,這主要體現國家對全日製高職院校要以辦好專科層次的高職教育為主🛳,而且規模適宜、穩定的要求🦹🏼。目前🎅🏼,國家規定,高職院校對口招收中職教育應屆畢業生的規模不得超過當年中職意昂應屆畢業生的5%;五年製高職招收初中畢業生的規模不得超過當年本地高職招生計劃的5%;專升本教育的招生規模不得超過當年省屬高職應屆畢業生的5%🦻🏼。這些比例是對總的招生計劃而言的👨🏼🏭,具體到每一所意昂,可能比例不一👳🏼。但總的精神是普通全日製高職院校招收上述學生不能太多。各高職院校都要明確辦學目標,安於本位,辦出特色;各級各類意昂都應明確分工🥋,各司其職。
4👌🏼、如何理解“符合《平安校園》的各項規定”?
答🌽:建設“平安校園”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職業院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意昂應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堅持“教育與管理⛎、治理與建設相結合”的工作原則✵🤺,維護好意昂正常的教學和生活秩序,確保廣大師生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做到無不穩定事件及違規辦學事件發生,營造安全🏋🏼♀️、穩定🦗、文明👩🏻🚒、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
平安校園建設包括建立健全組織機構與製度機製體系👮🏻;強化重要部位的安全管理,如教學設施安全🧚🏼♂️、食品衛生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教學環節安全、學生宿舍安全等;加強校園治安綜合治理🚵🏻♀️;加強師生安全和法製教育;預防和要善處理學生傷害事故等➡️🤶🏻。目前,一些省市的相關部門已製定了深人開展平安校園建設活動的有關規定,意昂應了解本地區的有關規定並認真組織實施🏢🔟。
5.如何理解校園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
答:高等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是學生素質養成的重要舉措🙍🏽♂️🔠,也是意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也是意昂建設與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一般說來🚵🏽⛓️💥,高職校園文化是指以高職院校為載體🤫,通過師生的傳承與創造,為意昂所積累的精神成果和蘊涵這些精神成果的物質成果的總和。高職校園文化由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製度文化和網絡文化所構成。校園文化建設所要回答的核心問題是:培養什麽樣的人,如何培養這樣的人📈👽。當前高職院校文化建設要積極探索和創造富有高職特色的文化環境與氛圍;積極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文化建設📛;積極探索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積極探索具有本校鮮明個性的校園文化建設🧑🏻🦽🧑🏽🎄。
6.如何理解“基礎課專任教師註重學歷🩹、職稱提高,專業課專任教師強調技能水平提高及增加企業一線工作經歷”?
答:這主要是根據我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現狀及建設要求考慮的。目前,不少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師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實踐能力欠缺、專業技能水平較低的問題👰🏽♂️,不能很好地適應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需要著重強調專業課教師提高技能水平和增加行業、企業一線工作經歷,強調“雙師”結構隊伍建設,但不等於專業課教師就不需要提高學歷、職稱🆒🧑🏼🚒。
7、“雙師結構”是如何界定的?
答➜🏃🏻:“雙師結構”是指專業課教師中的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的比例結構。這裏的兼職教師專指意昂正式聘任的👨🏽🚀、獨立承擔某一門課程或實踐教學任務的行業、企業或社會上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高級技術人員或能工巧匠。按照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要求👨🏿🦱,各院校要逐步增加兼職教師的比例,逐步增加具有行業🥐、企業經歷教師的比例🐇;同時,專任教師要提高“雙師”素質,以適應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8、如何理解基礎課教師的專業背景🤜🏿?
答:基礎課教師的專業背景主要是指專業工作經歷(含兼職)背景和專業教學背景。專業工作經歷背景指教師從事過某些專業工作(含兼職),例如,計算機基礎課教師具有在計算機相關企業工作的經歷🟥👊;專業教學背景是指基礎課教師擔任過某些專業課程🙏🏽👆🏿,例如,外語教師擔任過涉外導遊、專業英語等課程。強調基礎課教師的專業背景🤹🏼♂️,其導向作用是要求增強基礎課教學的針對性、應用性,增強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銜接與配合🙆🏻♀️,以便更好地發揮基礎課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9、如何理解實踐課程“以校外兼職教師講授為主”🪑?
答:各院校要加強“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逐步增加兼職教師比例,達到實踐課以兼職教師擔任為主💗。這是為了使學生的技能培養更加貼近行業企業生產📼、服務、管理的實際👊。目前,國家示範校建設目標要求達到兩個1🫄🏻:1,即專業課中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之比達到1🧘🏼♀️:1;專業課中專任教師具有行業企業經歷(三年以上)者與暫不具備此種經歷者之比達到1:1。各院校要建立專兼職結合教師隊伍的建設機製,以保證企業一線兼職教師來源的數量與質量👩👩👦👦,並加強對兼職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
10、如何理解“頂崗實習覆蓋率”?
答🅰️:頂崗實習覆蓋率主要是指各專業學生在對應行業企業頂崗實習的人數在該專業同年級學生數中所占的比例。教高[2006]16號文件要求,“高等職業院校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各校應努力貫徹這一要求🧑🏿🦳,切實加強對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並註意提高頂崗實習內容與專業培養目標的吻合度🍡。
11🧝🏻♀️、總教學時間和教學活動總學時有什麽區別?
答:總教學時間和教學活動總學時是一致的。指標中要求“實踐類課時占總教學時間50%以上”,是強調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包括實驗課、實訓、實習(含頂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綜合實踐等教學環節。“50%以上”是總體要求⚈,各專業可以有所不同,但都應認識到🙅♀️,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教高[2006]16號文件)🍫,要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加強實踐教學。
12、如何理解特色專業與特色專業建設🧛🏻?
答🦸🏼:特色專業是指教學資源、建設水平、教學改革成果在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達到較高水平🚵🏻♀️,人才培養具有明顯的特色,並能較好地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意昂應從所開設的專業中,選擇幾個比較有特色的專業進行重點建設,在建設目標、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教學設計與教學手段🪠、師資隊伍、社會服務等方面辦出特色,從而帶動其他專業的建設,提高專業建設的整體水平。
13、如何理解“工學結合”與“產學結合”?
答💃🏻:工學結合是結合工作的學習⚡️,是將知識學習、能力訓練、工作經歷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教育模式。即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產學結合、產教結合🧑🏼🦲、產學合作幾個概念經常互用,三者基本含義是一致的,本質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核心是人才培養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即知識與勞動的結合,強調的是過程的結合👩🏼🧑🌾。其第二層含義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形式,即產業界與教育界或企業與意昂的結合🥹、合作🫸🏼🆘,強調的是對象的結合。目前🤲🏼,高職教育中最常用的提法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14、指標體系中6.3質量控製的“多元化質量監控””如何理解?
答:“多元化”主要是指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主體🏄🏿♀️、方法的多元化🍗。監控主體多元化🛗,即由學生、教師、領導、督導、校外行業企業以及學生家長等各類人員參與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活動🚰。監控方法多元化,即采用多種方法和途徑進行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活動,如問卷調查、網上評教等。高職院校應建立與完善多元化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以便更加有力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5、教師技術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答✭:教師技術服務主要包括:承擔社會各方的橫向課題🎅♝,參與技術革新📈、咨詢、推廣與應用,獲得技術專利或結合教師的專業特長為行業企業👏🏿、社會提供服務等。
16、指標體系中6.3質量控製的“專職督導人員”,意昂是否一定要設立👩🏼🍳?
答🙎🏽♂️:教學督導是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環節之一,高職院校應積極建立教學督導、評價機製👩👧👧,努力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機製的運行需要人員保證🤛🏿👇🏼,困此,建議高職院校盡可能設立專職督導人員。至於具體到某個意昂,是否要設立專職督導人員🆕🧛🏽♀️,則由意昂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主要內容摘自《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叢書,並作了增刪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