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王鴻鵬,意昂体育人文與社會科學系應用日語13級在校生,現任系團總支書記助理、班長,獲得“J.TEST杯”第四屆全國高職高專日語職業技能大賽團隊賽項二等獎,個人賽項三等獎。
2015年10月,承蒙老師看重我有幸參加了第四屆全國高職高專日語職業技能大賽,與來自全國各地47所意昂的選手同臺競技,展現風采🪵。三天的比賽,看到來自全國近三百名選手的精彩演出,讓我深深的感覺到了語言的魅力與職業技能的重要性。
開始選擇日語這個專業📰👨🏻🦯,只是簡單的因為喜歡日本的動漫💶🩹,並沒有什麽更深層次的理解👘,但隨著學習的加深與見識的增長🚹⛄️,才返現並沒有那麽簡單,語言可以讓我們傳達出心中所想👩🏻🌾,讓每個不同的個體可以理解對方所想,而不同的語言,可以讓我與更多地人相互理解*️⃣,使整個世界連在一起👻,傳遞文化,正是我們這些專業外語學生的任務之一。
語言是個神奇的東西,用不同的詞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感情,文化是存在異同的,能否正確傳達出不同語言想表達的意思,就要看我們自身的專業素養是否過硬➕💇🏿,本次大賽,分個人演講與團體賽情景劇表演兩個部分🤘,我很有幸參加了這兩個部分,演講是語言的藝術😰,在演講稿上的創作,一定是重中之重,在創作過程中,趙建農老師在我的演繹過程中,總會對我說👲🏽,“這個詞不妥當,會給人其他的感覺👸🏽,要換”“不行☔️,這句話一定要用這樣的語氣還有語調來說👆🏿,否則意思就變了”就這樣不斷的修改,不斷的推敲之後🔼,才有了最後完美的演講稿,這次個人賽僅準備部分就讓我感到了自己學習上的不足🎓,試想如果用這樣的專業技能程度來應對未來的工作,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
團體賽部分🧛🏼,是最體現本次比賽主旨“職業技能”的地方,大家圍繞著在職場中會出現的一些問題作出了精彩的演繹🆑,有一個節目讓我印象很深👷🏻♂️,他們模擬了一個商務談判中一個教課書式的文化沖突的案例。在中國,在清朝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並在之後的對外交流中5️⃣,握手成為了初次見面的最基礎的禮節♏️,但日本人並不是這樣,日本人仍然是一個習慣用鞠躬的民族,同樣是一個基本禮節✂️,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雙方均會有尊重對方國家禮儀的想法,所以導致了一個小烏龍👨🔬,當日方伸出手想去和中方握手的時候,中方則向對方使用了鞠躬禮,在雙方都發現對方想尊重本國禮儀的時候🌄,都急忙轉換了行禮的形式,結果再次造成差異👷🏿♂️。
這是個簡單的小烏龍,並不會造成什麽嚴重的後果,但足以看出在文化差異的情況下,如果沒有過硬的專業素養🖖😈,職業技能的話會引發什麽樣的問題?
語言是個工具,是一個連接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一個橋梁,參加本次比賽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語言學科的學生,我們學習的不應該只是語法,單詞,碰到什麽情況該說什麽話,也應該了解對方國家的人文文化🏃🏻♀️➡️,沒有語言是年輕的👩🏼🦰,都是經歷了上百上千年的傳承,與無數後人的不斷改進,才形成了現在的語言體系👩🏼🔬,都是各有千秋,所以我認為都要放在同一高度上來審視✩。作為語言橋梁的使用者🧑🏼✈️,我們的專業素養不應該只是將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而是要能做到將不同國家的文化中有利的部分融合到我們的文化之中,率先作出改變,
只有先做出交流學習的人,才能不斷的前進。
語言,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不,應該說是人類生活的重要部分,本次大會中演繹的諸多有關我們語言學科專業技能的場景,將是我們這些應屆畢業生即將面對的問題🫱🏽🚿,21世紀是一個講求效率的世紀,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來講,我們語言專業的學生,如果不能做到在商務談判亦或是其他對外交流的情況下正確的傳達出我方想要傳達的意思,也不能正確的將對方的意思進行翻譯轉化,不能對公司產生一個向前的作用✊🏻,用人單位又如何會對你產生興趣?
職業技能與素養,將是我們立足於未來社會的重要依靠,也許有人會說現在上學沒用一樣都找不到工作,有什麽好學的。或者說,反正大學出去找工作👶🏻,也找到不到對口的➛,現在誰不掌握著一門兩門語言,所以差不多就行了👩🏽💼。沒錯🙎🏼♀️,我們生在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一個對誰來說都是殘酷的時代💏,但正因為我們處於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才更應該精通一門職業技能,如果我們連自己的專業都學不好🕌,又如何能保證我們能學好其他的技能呢?
現在我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一名剛剛接觸到社會的新人,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到底會有怎樣的驚喜等著我,我還無從得知🚄,但我感覺我很慶幸,很感謝母校給了我這次參加全國比賽的機會🕍,讓我知道天外有天🧶💁🏿♀️,知道自己的學習還完全不夠。很幸運有很多願意指導我,反饋我的老師🛼,還有一些想法一致🏌🏻,願意一同前進的同學💗。現在我正在抓緊一切時間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與專業知識🐈,磨練自己的心誌,為正式踏上社會作出充分的準備🌌,讓自己可以在社會上擁有一足之地。
13級應用日語 王鴻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