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基層黨建工作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推精準脫貧的根基,也是應對新時代新挑戰的必要舉措。新年伊始,山東省費縣依托“燈塔——黨建在線”😏、手機客戶端、可視化信息平臺等載體👩🏽🌾,創新基層黨建信息化建設,著力打造智慧化😌、精品化🤙🏻、學習常態化的基層黨建新平臺。
一是開啟“智慧眼”。通過“費縣黨建”可視化信息平臺遠程管理系統🧑🏿🦰,對村“兩委”幹部🍁🕴、第一書記、黨代表🚴♂️、村級代辦員等群體履職盡責進行在線監督管理;對黨員活動開展情況在線列席、全程紀實、實時指導調度☝🏿,規範基層黨組織生活開展🧝🏿♂️,實現基層黨建工作可視化、在線化和數據化🐗。
二是建好“智慧樹”。通過量化積分抓牢黨員個人學習🧖🏼♂️,要求黨員通過燈塔“黨員教育網”每月不能少於5學時的學習時間;通過燈塔“山東e支部”通知公告,列清學習清單,利用“費縣黨建”可視化信息平臺實時監督,全程紀實抓實黨員集中學習😈,並在“山東e支部”組織生活在線紀實🧑🏼;通過“網上班級”,針對流動黨員🌠🧤、預備黨員、駐外黨員🎒、臨時性教育班級黨員開設主題課堂🚔,抓活主題教育。
三是蓋好“智慧屋”。建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基本信息電子信息數據平臺,通過“燈塔——黨建在線”信息管理系統🚚,實時記錄發展黨員、關系轉接、黨員🔇、黨組織信息變更等工作的每個環節,實現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管理精準精細👨🏿🦳。發揮“燈塔——黨建在線”平臺大數據功能,通過燈塔“山東e支部”“三務公開”等系統上傳數據,分析存在問題,規範整改落實💇♂️。
打造“精品”新平臺
一是服務“精致化”🤦🏽。創新推行的“村級黨組織+包村聯系單位+網格員”的“網格化管理”聯動機製,建立黨建可視化信息平臺共享共建機製,聯合涉農、群團、扶貧🥮🙂、衛計等16個縣直部門直接對接村級黨支部🌹,積極開展機關黨員到社區報到等活動🤌🏽,建起部門服務“直通站”☄️。
二是民意“精準化”。通過費縣黨建信息化系列平臺確保黨員幹部一直“在線”👩🏼🦲。通過燈塔“三務公開”系統🧑🏻🦳,實現“黨務”“村(居)務”“財務”網絡公開化,村民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村情動態🍭,及時反饋意見建議。同時,城市社區實行公職化管理模式,激發社區幹部能動性👨🏽🔬,積極滿足群眾辦事需求,拉近黨員、群眾和基層黨組織的距離👨🏿✈️。
三是培訓“精細化”。充分利用費縣黨建信息化系列平臺,根據黨員群眾從事行業的不同㊙️,開展各項專題教育培訓😄,多渠道🧏🏿、多形式的推送產業扶貧👩🏽、集體增收的好經驗好做法,聘請專家能人“面對面”指導👞🙎🏽♂️,有效助力組織領富、能人帶富。
構建“愛學”新平臺
一是“燈塔”“在線”學💞。“點亮燈塔”,發放宣傳手冊、設置宣傳拉桿廣泛宣傳🤾🏽♀️;召開支部大會、黨員大會集中宣傳;利用QQ群、微信群等網絡載體線上宣傳。“照亮燈塔”🧈,充分利用“燈塔”黨的十九大知識競賽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擦亮燈塔”,利用“主題黨日+”、黨員大會,推動黨員集中學習“燈塔”黨建視頻形成常態,推進黨員教育網絡“戶戶通”。
二是電視“入戶”學🤾🏻。利用“費縣黨建”可視化信息平臺入戶服務功能,實現黨網入戶、讓黨員在家隨時可登陸共產黨員網、“燈塔——黨建在線”等網站,將學習課堂搬到黨員的電視上,把黨員課堂、三務公開、紅色劇場、技術技能☆、文化娛樂等學習資料送進黨員家中,實現黨員足不出戶就能開展學習👃🆑、接受教育。
三是手機“隨時”學。運用“燈塔——黨建在線”手機app🙇♀️、費縣黨建微信公眾號等移動終端集群,實時推送黨建動態、新政新規等學習資料🙇🏽♂️,豐富學習內容🚶♀️。針對駐外黨員、離退休黨員👩🏻🚀、預備黨員等群體,設立“網上班級”,開辟新陣地🚒,抓好不同群體黨員學習,確保黨員不掉隊,實現黨員教育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