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唱國歌、敬獻花籃✶、重溫誓詞、瞻仰墓碑、誌願服務”,清明來臨之際,湖南省邵陽縣1000多個黨支部分赴各黨性教育基地開展“重溫紅色記憶😨,爭做紅色傳人”主題教育活動,這是該縣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堅持以紅色基因強本固元,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深度發掘教育資源,創新教育方式方法🕐,提升了黨性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為老區群眾脫貧致富註入強大動力。
以紅色資源為依托👓,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印發了加強全縣黨性教育基地建設《實施意見》🧓,從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教學課程研發、管理服務水平等方面做好頂層設計,明確了以塘田戰時講學院⛹️♀️、青松烈士陵園👎🏽、五龍嶺烈士陵園“一院兩園”為建設重點👨🏽🚒。加強與星級革命文化公園創建等項目的對接申報🙅🏽,引入各類資金2000多萬元👸🏽,對“一院兩園”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改造升級🌻;按照省級示範基地創建標準,高標準推進各項培訓設施建設。基地建成後,將單日容納1000人次參訪團、200余人主體班接受學習教育。出臺管理細則和服務指南等製度文件🤷♂️,配齊配強管理、教學、服務三類人員隊伍🫡,提升了教育基地管理水平💦。
以紅色文化為載體,發掘整合紅色教育資源。堅持黨性教育基地陣地基本功能地位,深度發掘特色紅色教育資源,結合不同主題抓好教學設計🥶。圍繞塘田戰時講學院紅色歷史👩🦱,充分挖掘“南方抗大”精神的價值和內涵,製作了《塘田戰時講學院現場教學視頻》,研發推出了《南方抗大精神永放光芒》省級精品課程。加強紅色文物考證,在全國範圍內搜集考證有關歷史資料♐️,並聘請多名專家開展專題研究,編輯了“烈士豐碑”等6套文物教育資料👨🏽🔬。立足講好土紅色人物的背景故事🕰,通過搜集訪談素材💆♂️、整理歷史遺物等方法,完成蔣硯田等5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素材撰稿。
以紅色主題活動為抓手🎬,著力改進創新教育方法⚗️👨🏼🏫。以主題黨日活動為抓手𓀆,將紅色教育納入主題黨日活動的重要內容,要求各黨支部每年組織一次“重溫紅色記憶,爭做紅色傳人”主題黨日活動。同時,廣泛組織誌願服務活動,推動黨性教育有效轉化。2017年以來,開展紅色主題黨日活動3400多次,3.2萬名黨員接受教育熏陶,為群眾解決辦實事、解難事2000余件。以“紅色課堂”為抓手♗,抓實主體班教學🤟🏼,邀請黨史研究員、黨校教師主授課,邀請老黨員🚪、功模人員、革命烈士後代微授課🌪,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教學、實踐體驗等形式,廣泛開展理論實踐教育,提升教育針對性🧈、實效性;依托智慧黨建平臺,打造網上紅色課堂,黨員幹部可時時處處通過手機APP參加學習。目前,“紅色課堂”開課600多學時🧑🏻✈️,在線瀏覽人次達10萬人。以紅色文化傳承為抓手,充分利用“春節文化走基層”“紅色歌曲大家唱”“非遺文化大展演”“書香邵陽”等平臺🐰,廣泛開展送紅色經典作品進社區🏃♀️、進農村、進意昂活動。2017年以來,組織開展紅色演出、表演、紅色經典影片回放等活動400場次🧑🏻🎨,免費送書籍達1.5萬余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