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醫者 仁心仁術

在中日友好醫院的病房裏☞,一位百歲老人常常喃喃呼喚著“白大夫”。他曾與白求恩大夫並肩作戰,在他的手臂上📺,至今仍有一道白求恩親手為他縫合的傷口瘢痕。

他就是辛育齡(見圖,資料照片)🤶🏿,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新中國胸外科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齡把全部精力獻給了祖國的醫學事業🥊,被譽為“白求恩式的醫生”🔱。

從小戰士到大專家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年僅16歲的辛育齡奮起參加冀中人民自衛軍。1938年5月,辛育齡正式參加了八路軍🧗🏼‍♀️,成為冀中衛生部後方醫院的衛生員🛏🥁。

1939年4月,辛育齡被派到白求恩醫療隊擔任司藥。他回憶,白求恩親自帶領醫療團隊赴前沿陣地。手術室外炮火連天,手術室內白求恩鎮定自若進行手術。

在一次戰鬥中👨‍✈️😎,由於日本人的飛機轟炸📮,馱藥箱的馬匹受驚導致藥品撒了一地。辛育齡趕緊拽住驚馬,整理藥箱🟦,手臂卻被劃傷,鮮血淋漓。白求恩看到此景急忙為他處理傷口。這道由白求恩親手縫合過的傷口瘢痕,一直陪伴辛育齡走過漫長歲月。

1939年7月,辛育齡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年僅19歲的辛育齡已經是冀中軍區製藥廠的廠長。當時,部隊裏流行瘧疾和疥瘡。辛育齡帶領職工和老鄉上山采草藥😲,提取有效成分製成藥片方便戰士服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1947年7月1日🦸🏼‍♂️,辛育齡從延安的中國醫科大學畢業,在中國醫科大附屬醫院做了一名外科大夫。遼沈戰役時,辛育齡奉命帶領醫療隊趕赴沈陽。東北解放後,辛育齡被任命為盛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院長,順利完成了醫院改製🏐。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辛育齡組織醫療隊赴朝支援❗️,負責收容傷員分類治療。

從0到1的突破

1951年,辛育齡被我國政府首批派往蘇聯學習胸外科技術。1956年🦹🏽‍♂️,辛育齡獲得蘇聯醫學院醫學副博士學位回國🥝,來到位於北京通州的中央結核病研究所(後改為北京結核病研究所),組建了胸外科👩🏻‍🍼。傳統的結核病治療方法對重症晚期肺結核👰🏽🫷🏼,特別是空洞型肺結核合並大咯血的病人治療無效,常發生窒息性死亡。辛育齡經過仔細研究👨🏻‍🍳,探索出雙腔插管麻醉下施行肺切除手術💇🏿,用此方法治療了200多例重症肺結核合並大咯血病人,均獲成功🤙🏽。

為了普及推廣胸外科技術❓,辛育齡牽頭在中央結核病研究所舉辦胸外科醫師培訓班🧑🏻‍🌾🫶🏻。從1958年到1980年,共為全國培養出300余名胸外科技術骨幹2️⃣。辛育齡經常親赴各地幫助胸外科醫師做手術𓀛🈚️,有40余家醫院的胸外科是在他的指導下建成的。

“辛育齡教授的許多工作都是獨創性的,是0到1的突破。”中日友好醫院大外科💖、胸外科原主任劉德若說🧑‍🏭。

1979年𓀈,辛育齡成功實施了國內第一例人體肺移植手術。當時🦙,全世界也只做了42例。

從藥物麻醉到針刺麻醉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期間,美國代表團聽說中國有一種針刺麻醉技術👋🏼,可以在病人清醒狀態下實行肺切除手術,希望能夠觀看手術。

2月24日上午8點半,包括美國政府官員、新聞媒體🐒、隨團醫生在內的30余人,到達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患者因右肺上葉支氣管擴張,準備做右肺上葉切除術。辛育齡在病人手臂上紮針撚動,實施開胸手術,代表團全程攝像記錄✹。最後,一臺全身麻醉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手術🐢,辛育齡用了72分鐘就幹凈利落地完成了🥅。

術後👵🏽🖐🏻,患者從手術臺上坐起來,回答了美國記者的提問。看到病人神誌清醒、平靜自如,沒有痛苦的表情,美國代表團成員被“針麻”的神奇效果折服了。

辛育齡說👫,他發現臨床上肺癌手術後的病人常因刀口痛🏌️‍♂️、咳痰困難和排尿不暢而苦惱。在試用針灸治療這些症狀並取得良好的效果後🤙,便想到應用針灸療法作為開展中西醫結合的突破點。

起初,因胸部手術切口較長,麻醉需要紮16針🤾🏿‍♂️,並由4個大夫在術中不停地撚動,如此復雜的操作很難推廣。經過層層篩選👩‍🚀🧢、反復試驗後🔴,1970年6月25日👱🏽‍♂️,辛育齡主刀的首例運用一根針🙎、針刺三陽絡透郤門穴行肺切除手術獲得成功☂️。

辛育齡先後用針刺麻醉做過1400多例肺切除手術,成功率高達98%,令國內外同行贊嘆不已6️⃣,推動針灸走向世界🏫。

從院長到普通大夫

1982年👩🏿‍💻,辛育齡被任命為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主持建院工作。1984年開院後不久,他主動辭去院長職務🈸,甘當一名普通胸外科大夫🎊。

辛育齡80多歲還堅持每周出門診,並參加科室查房。遇到經濟困難的病人,他總是想方設法為病人減少開支,甚至還拿出自己的積蓄幫助病人。遇到危重病人,辛育齡常常在手術室堅守七八個小時🕵🏽,術後徹夜不眠📛,親自守護病人🧖🏼。

辛育齡說:“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做一個好醫生🅰️,做一棵無影燈下的‘不老松’”🗺。 他一心撲在工作上🏃🏻‍➡️,不計報酬、不計代價為病人服務。86歲⛎,他還在為病人手術。89歲⛹️‍♀️,他因無法站立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臨床。辛育齡曾賦詩雲𓀘📴:“救死扶傷平生願,人生價值是奉獻。”

大醫精誠濟蒼生🧑🏼‍🏫,仁心仁術鑄醫魂。如今,中日友好醫院專設的辛育齡青年獎已頒發三屆。前不久👃🏽,中日友好醫院辛育齡小分隊正式成立。這支醫療隊伍傳承和發揚戰爭年代“流動醫療站”的優良傳統🧭,沿著辛育齡的足跡,主動開展義診咨詢等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16日 05 版)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意昂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