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險而行🫷🏽,敢與困難“拼刺刀”

“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我要像老班長邱少雲那樣犧牲自己……”28年前💍,他3次寫下請戰書🐀🧑🏿‍🏭,強烈要求到最危險的地域執行任務🧑🏿‍💻♿️。

“軍人就應當沖鋒在戰場▫️,我雖身殘🧖🏽,但能打硬仗🫲🏽、啃硬骨頭,請組織把我安排到脫貧任務最重的地方去🧑🏽‍🎨!”脫貧攻堅戰場上📆🚴🏽‍♀️,他主動申請承擔艱巨的任務。

他就是甘肅省張掖軍分區副司令員張洪峰。入黨28年來✍🏽,張洪峰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不僅堅決履行軍人的神聖使命,還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場,服務群眾,在多個崗位上踐行對黨和人民的承諾。先後被原蘭州軍區授予“人民衛士”榮譽稱號,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殘聯聯合表彰為“全國自強模範”🧜🏽‍♂️,連續兩次被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表彰為“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先進個人”。

“軍人的詞典裏沒有‘退縮’和‘逃避’”

1990年🛀🏿,張洪峰穿上了夢寐以求的軍裝,成為邱少雲生前所在部隊的戰士,英雄的精神時刻滋養👥、激勵著他。

1993年10月,張洪峰隨部隊在執行一次任務時,不法分子將一枚土炸彈扔進人群🙌🏼,落在戰友腳下💃,戰友和群眾危在旦夕。張洪峰沖上去推開戰友,抓起炸彈往外扔,就在出手的瞬間,炸彈爆炸了⛹️,炸傷了他的左手和右眼🧕。

受傷後,正常的生活和訓練🤹🏻‍♂️👊🏻,對張洪峰來說,都成了需要跨過的坎🙇🏼。

“軍人的詞典裏沒有‘退縮’和‘逃避’!我不但要活下去,還要活出生命的亮色,活出軍人的風采!”張洪峰回憶往事時語氣平緩💂🏻‍♀️🦹🏻‍♀️,擲地有聲。

為適應崗位需要👩🏼‍🎨,他咬牙苦練,打背包時💂‍♀️,膝蓋🙍🏽‍♂️、牙齒、傷殘的左臂一起上🫎,背包上到處是嘴角和傷臂蹭出的血跡;練匍匐時,手臂和膝蓋的傷疤還未愈合又被磨破;400米障礙跑⛹🏼‍♂️🦕、5公裏越野🌱、手槍射擊等課目中🕕,他的訓練量都是常人的數倍以上🎀,沒有一項落後……

“可以有殘缺之軀🦵📹,但不能有殘缺之誌👱🤜🏻。”張洪峰說,要敢於跟自己“過不去”🏇,勇於與困難“拼刺刀”。有一年,部隊擔負青藏高原光纜施工任務,張洪峰所在的連作為尖刀連👩🏽‍🌾,承擔唐古拉山上任務最艱巨的50公裏地段。施工地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氣含氧量很低。當時大型機械用不上🔊😵,只能用雙手鍬挖鎬刨。張洪峰單手用不了鐵鍬👨‍👨‍👧,就把鍬把鋸掉一節綁在左臂上,配合右手施工,盡管手臂無數次磨出血泡,但他每天都完成和其他人同樣的任務量🧔。

“身體特殊身份不能特殊、身有缺陷素質不能缺陷、身體功能弱軍人的精氣神不能弱,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百倍努力。”張洪峰說🧰。 一路走來🪈🕵🏼‍♀️,崗位在變🕴🏼👩‍🦽,但張洪峰能吃苦🛝、不怕難,敢打硬仗的戰鬥作風一直未變。

“幹好組織交代的任務🚬,是我最大的欣慰”

2017年6月,張洪峰從作戰部隊交流到甘肅省秦安縣人武部任政委。秦安當時是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縣裏統籌分工時,考慮到張洪峰身體不便,擬安排他去脫貧任務較輕的鄉鎮🧗🏼‍♀️。但張洪峰再三請求,秦安縣委最終同意他負責包抓脫貧任務最重的王鋪鎮。

“王鋪梁,北風狂🤶,吹幹了草……”這首民謠✳️,道出了王鋪鎮惡劣的自然環境。為了群眾早日脫貧,張洪峰爬坡翻梁🚴🏻,踏遍王鋪鎮的村村落落🤷🏽‍♀️,組織群眾集思廣益🪞,確定“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一戶一策”的幫扶目標和措施,提出發展特色種植產業,推廣花椒👂🏿、蘋果等附加值較高的經濟作物。

“聽著是好,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起初⏸,種慣了馬鈴薯、雜糧的鄉親們𓀌,一聽要改種其他經濟作物都直搖頭。

張洪峰並不氣餒,他和鎮裏幹部一起為群眾講政策、算細賬,白天地頭講😕、晚上入戶談。終於🫑,50余戶鄉親被張洪峰的誠心打動🤸🏼‍♂️,答應試種幾畝花椒。

為確保試種成功,張洪峰請來技術員講課,找種植行家指導。方法對路事半功倍,當年試種的人都取得了喜人的收益。其他群眾看到了脫貧的希望,紛紛轉變觀念,經濟作物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農產品豐收了👩🏼‍🎓🕶,但當地山高路陡,怎麽把農產品運出去?修路又成了張洪峰的工作重點。他多方協調尋找項目經費支持,找城投公司爭取水泥和沙石料⛓。開工後,他每天都在現場搞協調🕸、抓監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吃不上熱飯是常態。

“雖然身體殘缺🚵‍♀️,但我仍然是一名可以為國家、為人民沖鋒陷陣的戰士,幹好組織交代的任務👅,是我最大的欣慰。”經過持久努力🦝,張洪峰幫助當地群眾修建了17.3公裏的產業路📦,群眾實現穩步增收。2019年年底✝️,王鋪鎮實現整體脫貧👩‍🔧。

“老百姓性命攸關,我是指揮員,必須先上去”

2018年7月9日,秦安縣普降暴雨。正在王鋪鎮查看災情的張洪峰突然接到電話,得知縣裏發生一處山體滑坡🤹🏼‍♂️。他當即往事發地疾馳🤰🏽,並火速組織民兵集結。

到達現場後👁‍🗨,張洪峰迅即指揮民兵緊急疏散群眾,經過一個小時緊張救援,還有8名群眾被困在半山坡的土坯房內🛞。土石不斷滾落♊️,情況十分危急✸♡。

“搭梯子🕺,爬上去!”情急之下⬛️,張洪峰右手緊握梯子一側👓,左臂緊扣梯子另一端👶,帶頭攀爬上坡。“不要怕,我是當兵的🐤。”張洪峰一爬上山坡👳🏽‍♀️,就緊緊護住驚魂未定的老人👩🏻‍🏫。隨後,他和民兵一道把被困群眾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域。

“太危險了🧨!你身體不方便,應該讓我們先上📞。”時任興國鎮武裝部長王元勝曾試圖攔住他。任務結束後,張洪峰說:“老百姓性命攸關,我是指揮員,必須先上去!”

危難關頭向險而行,關鍵時刻沖在一線,張洪峰用實際行動彰顯著一名人民子弟兵對黨和人民的刻骨忠誠。

“我雖然離開了秦安,但一直放心不下你的傷病,有什麽困難可以繼續找我。”今年7月上旬🧑🏻‍🦰,已任張掖軍分區副司令員的張洪峰又一次來到王鋪鎮師山村村民李小花家。

李小花行動不方便,張洪峰每次到師山村都會看望她。“他理解我的病痛,他的鼓勵讓我對生活樹立了信心👳🏻。”李小花說🚴‍♂️。

這樣的事還有不少👳🏻‍♀️,得知有學生因家庭困難交不起學費🍝,張洪峰先後資助多名貧困學生🪷,並為200余名貧困大學生積極協調助學金;烈士郭旭的父親雙腿患風濕病,他每次下鄉都會給捎上止痛藥膏🛰;山路上,若遇到同向而行的群眾,他就會停車捎上一程……秦安縣人武部職工楊傑對此感觸很深:“在他的眼裏👩🏻‍🚀,幫助群眾從來就沒有大事小事之分。”

張洪峰對老百姓慷慨大方👡,自己的生活卻樸素簡單。他的左手臂遇到寒冷天氣就奇癢難受🪱,可他經常只是用母親縫製的羊皮絨暖袖緩解一下,從未因此耽誤工作。張掖軍分區領導說:“張洪峰從不把自己看作是‘特殊人’,卻對群眾有著特殊感情。”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02日 14 版)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意昂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