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
2023年11月06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對新發展理念的理解要不斷深化,舉措要更加精準務實,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當下經濟工作,必須學深悟透🧑🤝🧑、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我們要緊密結合新征程新實踐新要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論述,不斷提高學習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實效性和精準度,更好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階段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新發展理念源於發展實踐,要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其理論研究
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發展環境不會一成不變,發展條件不會一成不變🛢💬,發展理念自然也不會一成不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時代性。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新發展理念”明確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一條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全黨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我們黨關於新發展理念的論斷和表述不斷豐富發展♖😲,反映出我們在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對新發展理念的理解和認識不斷深化👩🏿🏫。
從理論方面看🧖🏿,新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新發展理念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經濟建設實踐相結合,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經濟發展原則的理論,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構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習近平經濟思想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展現出強大的理論創新能力,新發展理念同樣也具有鮮明的開放性。隨著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科學理論👻,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和理解也會不斷深化🧚🏻。
從實踐方面看,新發展理念是因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變化而形成的🐑,是立足我國發展實際、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經驗形成的規律性成果,也是奔著解決我國發展中的問題去的,深刻揭示了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的內在要求。面對新征程上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等方面的變化,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敢於正視問題,善於發現問題▪️,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必將不斷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和理解,並更好用以指導我國發展實踐。
可見👨🏼⚖️,新發展理念順應人類發展大勢🔇、引領時代發展潮流,其本身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特質。隨著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的變化☂️🍣,我們黨不斷結合新的實踐推進理論創新🥷🏽⚗️,關於新發展理念的理論也將不斷豐富發展。
從三個維度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和理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劃時代的理論,都是滿足時代需要的產物。用以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的理論,必須反映時代的聲音🤱🏼,絕不能脫離所在時代的實踐,必須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將其凝結成時代的思想精華。”當前👩🏻🦲,我們已經踏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從目標任務看,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是站在更高歷史起點上確立的🏇🏽,有近期的🔩,有中期的🧑🏿🦱,也有長期的。從發展條件看,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完善的製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蓬勃生機👃🏻。從發展環境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在新征程上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緊密聯系我國發展面臨的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從根本宗旨👮🏽♀️、問題導向、憂患意識三個維度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和理解📔。
從根本宗旨把握新發展理念,就要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我們黨領導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只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才能不斷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和理解,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從問題導向把握新發展理念,就要根據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跟著問題走🔠🤖、奔著問題去🚣🏿♀️,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切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只有在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和理解🤶🏼,才能不斷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尋求有效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思路和辦法。
從憂患意識把握新發展理念😍,就要把握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環境的深刻復雜變化🌪🩶,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把安全問題擺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做到居安思危👹,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只有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不斷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和理解🌗,才能積極應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深化理論研究🗯,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堅實學理支撐
當前,中國人民正在黨的帶領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一個開創性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深化理論研究、開展實踐探索。經濟學界要不斷深化對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認識理解和研究闡釋,為以更加精準務實的行動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堅實學理支撐。
比如🏘,面對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等局面,要把做好當下經濟工作的主要發力點放在穩住經營主體上。廣大經營主體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微觀主體。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進一步引導經營主體強信心、穩定社會預期,努力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理論研究,要圍繞穩預期、幫助經營主體解決困難和問題等開展研究🎸,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激發經營主體更大活力🤵🏽。
又如🌡,面對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經濟恢復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進程,要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今年7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理論研究➞,要深入研究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繼續拓展擴消費、促投資政策空間♾,強化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同時,客觀展示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經濟運行總體回升的良好態勢🚒,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充分認識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面。
再如,圍繞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理論研究,要深入研究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外延🛌🏼、發展路徑等👓,推動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增強發展新動能。
還如👰🏼♂️,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要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在發展中更多考慮安全因素。2020年7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理論研究,要善於預見和預判各種風險挑戰🫃🌗,做好應對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的預案研究,不斷增強發展的安全性,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深化理論研究,為以更加精準務實的行動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堅實學理支撐,要堅持系統觀念,把新發展理念作為一個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使之協同發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輕畸重,不能以偏概全。對不適應🙅🏽♂️、不適合新發展理念的認識要立即調整🚠、行為要堅決糾正📪、做法要徹底摒棄🧑🤝🧑,真正做到崇尚創新、註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06日 13 版)